干货|微商、社交电商财税合规解决方案
如果说非典推动了阿里巴巴的发展,那么今年的疫情则是对电商、微商这些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。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应该建立在财税合法合规基础之上,否则税收风险非常大。
电商微商行业常见的财税痛点
95%的企业虽然在平台(有赞、美团、淘宝等)登记了对公账户,但其实是直接结算个人账户的。平台对直接结算私人账户并没有什么限制,很多人也爽于直接体现(对私账户)。直接提现一时爽,一直提现一直爽。
殊不知,当遇到并购或税务稽查的时候,你可能会死的很惨!补税范围大概在20%~32%!
企业根据去年交多少税来确定收入确认额度,不遵循实际发生,借此规避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。实际中,大部分会计通过以税控账为老板控制税赋,这种行为简直蠢到极点,这不是能力而是在作死。
电商行业客户普遍不要发票,财务隐匿收入情况特别严重,而且很多老板对此引以为荣。一旦税务局查账,老板就等着哭吧,补税罚款让你脑瓜子嗡嗡的。
百分之九十的电商库存核算非常混乱的,财务隐患不断累积。
以销售手机壳为例,手机壳有不同型号、颜色的规格,对外开发票可以图省事就开“手机壳”。但是,企业的商品规格、核算体系应该健全。否则,企业库存核算问题将堆积越来越多,遭税局稽查。
最终结果,财务拍拍屁股走人,老板哭着去税务“买单”。
电商行业很多时候涉及到个人渠道佣金打款,很多企业不清楚该如何处理,对公户直接对私支付时有发生。支付后就先挂账,你挂200万,他挂200万,最后挂了超过1000万,雷炸了。税务局通知集体按20%或30%补税,老板就得哭死。
很多电商企业发放个人渠道佣金普遍采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处理。当你把钱付出去后,再想追回来让人配合去做税务筹划是非常非常难的。
销售费用的税务处理在电商行业里面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。
很多会计他不知道公对私支付怎么处理,也去不处理,就挂在上面。那么,一旦被稽查,会视同劳务支出要补税。
通常来说一千万警戒线,如果说超出一定额度的时候就会自动报警,会推送到相关的稽查部门。监察部门入场调查的话,企业的损失可能会比较大。
建议电商、微商企业老板一定要多注意看科目余额表,如果大量涉及到公对私支付,并且累积额度比较大,一定要及时处理。如果说不及时处理掉,后果可能会很严重。做好税务筹划,避免被国家税务局追缴。
处理销售费用不能一刀切,要根据不同的人,不同的性质,不同的收入规模采用不同的筹划方案。税务筹划是需要技巧的,不能说提供一个合同、发票就结束了。税务筹划远没有你想的那么渺小那么简单,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到。